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152节(3 / 4)

加入书签

量的良种。

农科属的建立只需要王姝这边的一份报告。

班底的人选, 萧衍行也是给足了资源的。

一个曾经大庆朝廷的大司农,农学知识十分丰富的华胜英。一个学富五车、实干经验丰富的牧虎。除此之外,穆老先生也作为参谋全程参与良种的推广。辅之以十来个得力实干派。这次的农科属, 可以说是动用了萧衍行旗下十分受重用的一批人。

王姝不必刻意去调查这些人的过往履历。她只需要知晓这些人能干实事,便会拿出来重用的。

萧衍行为了让农科属不被西北的官僚系统腐蚀,单独设立后, 直接挂在了自己的名下。

要知道,萧衍行虽没有藩王之名,却是有藩王之实的。他对此地有切实的管辖权, 且拥有一万‘护卫’的私兵名额。皇帝甚至将边防的重担压到了他的头上……除了官员的任免权没有交到萧衍行的手中,可以说, 他几乎对西北的政务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。

农科属挂到了他的名下, 将以一种独立与官衙的姿态出现。这就从身份的角度,杜绝了大庆的官府插手农科属的可能。但同时,萧衍行又赋予了农科属与官衙同行的级别。

将来若是农科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 大庆官府即便是眼红也得敬着。萧衍行从设置之初就给予了高级别, 除非农科属涉嫌大罪,有足够的罪证证明有害, 不然大庆朝廷的人等闲都动不了农科属。

这个结果, 不得不说,王姝十分满意。

有了萧衍行的庇护, 农科属必然能开展起来。不敢说良种在全大庆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, 至少在凉州及以西以北的地方, 即将会发挥起重要的作用。

设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,推广良种则是第二个关键。

如今的世界可不是后世, 信息大爆炸,通信高度发达。如今的社会可以用闭目塞听, 眼聋耳瞎来形容。想要将良种推广到所有百姓知晓,并说服他们相信良种的成效,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。尤其是如今农户的教化程度不高,比起相信官府,他们更相信祖祖辈辈的经验。

如何让他们愿意去接受,如何让他们愿意放弃旧种去接受官府的新种,推进工作非常难。算得上是一个非常艰辛的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任务。

王姝的本意是,第一期的良种可以采用免费的方式分发。只需要说服农户来年用新种种植,以此降低推广的难度。

等到来年秋收,百姓们切实尝到了良种的红利,自然会购买良种回去栽种。

不过这个推论的前提是,良种的效果得到了认可,且产量取得了大成功。以及农科属的人已经将良种二代以后不育的信息传达到位。不然农民会倾向于自留种,来年种。毕竟即便是压低了良种的价格,但对于温饱都成问题的贫下中农来说,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。一些人宁愿侥幸省钱,也不会相信农科属,听从指挥去购买新种。

关于良种二代以后会出现部分不育植株这一情况,还没有传出去。王姝已经预估了这一条信息传递出去,没有多少人信。

自古以来,种瓜得瓜种豆得豆。所有人的固有思维里就是有粮食留了好种,来年就能用的认知。即便此时的农科属中的人,在王姝强调了良种二代后不育的性状,也有人保持怀疑态度。他们估计以为,这一条结论,是被王姝当成‘要钱’的幌子。

这些问题不大,只要有人种个两三期,眼见为实,自然就将这个意识渗透进百姓的心中。

如今该考虑的该做计划的,王姝早已经在专业的角度做好了讲解。不管听懂没听懂,只有他们真切地去种,才能明白她讲的所有良种知识。至于推广以后会遇到的诸多人性问题,如何应对外界人心的种种……这就依赖于萧衍行手下的那批能人。

农科属的工作在一点一点的推进,过程很艰难。王姝在尽完力之后,获得了短暂休息的机会。

她这段时日累得不轻,早出晚归,一刻不停歇。

时常回来天色已晚,连抱孩子的空闲都没有。

两小孩儿不知不觉之中都能自己爬了。小腿小脚蹬得特别用劲儿,跟兔崽子似的。教养嬷嬷和奶娘时常跟在后头夸赞他们,小东西也不知听懂没有,爬的别提多欢。王姝累得上眼皮粘下眼皮,难得轻松,就坐在地板上看着两小东西爬来爬去。

姜嬷嬷看她累得很,就叫了小梁过来。小梁跪坐在王姝的身边替她按。小梁除了医术高明意外,还有一手特别好的推拿手艺。不仅会推拿,松筋骨的本事也厉害得很。

王姝靠在矮几旁边,一边逗小孩儿一边才发现偏房的屋子被改建了。

她先是愣了一下,转瞬一点一点打量起这个屋子。

原本的青石砖上方铺设了一层木质的地板,架空起来。屋里所有带棱角的摆设都被搬出去了,剩下的都是些圆钝松软的摆设。东西少了,空旷又宽敞。为了防止小孩子不小心撞到,这些坚硬的摆设还被贴心地围了一圈织物。

“……这屋子什么时候改建的?”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