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0节(1 / 3)
现在陈理管理企业的方式大概就是找到一个人才,然后往死里用对方。
但无论是管理企业~还是发掘人才,陈理其实都不是很擅长。
但徐兴就不同了~做为老牌的投资人,她可是最擅长发掘人才和优秀的企业,这样的人
嘶~好吧!想到这的时候,陈理的眼珠子都在冒着绿光。
最终~陈理答应了徐兴的要求,但是特别强调了这个口头协定只针对徐兴而不是徐兴背后的资本。
当时徐兴还以为陈理是只认可她这位老大姐,甚至还感慨了一下陈理这个小弟。
只是她哪儿知道~陈理早就给她把后来的路给算好了。
等到徐兴成为了自己人那这个口头协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毕竟~到时候陈理把自己多余的资金交给徐兴打理,总不可能徐兴拿着陈理的资金去投资陈理名下的公司吧?
当然~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,而且即便给徐兴背后的资本投资新公司的机会,陈理也有办法让对方主动退出。
大不了到时候给出一个超出对方预判的估值就是了,反正机会是给了,对方觉得陈理要价太高谈不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如果对方真的能够发现互联网社交软件的前景,最终答应陈理给出的高估值那陈理就认可对方的投资行为也无所谓。
毕竟~对方的目标已经精准到那种程度了,那让对方跟着赚点钱其实也是理所应当的。
而且只是一个首轮的融资名额而已,陈理也不可能给出太多的份额出去。
陈理是不打算让自己名下的企业上市~但他并不抗拒融资本身。
虽说陈理从来没想过靠融资获得资金,但是融资这种事情本身还是有一定意义的。
因为融资带来的除却资金之外,还有资源~人脉~甚至是市场等多重优势。
一家企业想要壮大~单靠企业本身的资源,是很难做大做强的。
所以经常会看见一些企业和企业之间强强联手,亦或者是获得某某机构战略投资等等,这里面的学问可不仅仅只是融资带来的那点资金。
在把收购oicq的事情交给徐兴之后,陈理还特意在粤省留了一天。
不过陈理并没有留在深城,而是前往了羊城。
2000年的羊城,在陈理的记忆里依稀还有那么一丢丢的熟悉感。
只不过这份熟悉感非常的淡,淡到陈理几乎想不起来的程度。
不过有些东西~哪怕隔了二三十年,陈理仍然能在这里找到其对应的存在。
比如~陈理曾经打过工的那家电子厂。
前世,陈理在高考失败之后,就跟着镇上的熟人南下来到羊城,进了一家工厂。
虽说陈理家其实算不上多富裕,可在那之前陈理还真没怎么吃过苦。
从学生到工人之间的转化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简单,最能体现的一点就是陈理第一次体会了生活的不易。
在外出打工之前,陈理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就行,根本不需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操一丁点的心。
可在成为这家电子厂的工人之后,陈理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到底有多幸福。
在这家工厂里,陈理待了一段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时间,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学生仔变成了一个出身社会的打工人,其中的心理路程大概懂的都懂。
此时的时间是中午的1点半~这个时间还处于工厂的午休时间。
电子厂的大门附近~仍然还有不少流动的小吃车在此地停留,老板见到人就卖力的吆喝询问,试图在这个午休时间的最后时刻能够多赚上几块钱。
“两份炒河粉,加蛋。”
陈理在这些流动摊位上转了一圈,并没有发现有哪个摊位能够让自己的记忆重新浮上心头。
不过这也正常~毕竟那时候的陈理做为一个打工人,自然不可能对这些卖吃食的老板过多关注。
相比这些卖吃食的老板,陈理还记得这家工厂斜对面的那家台球厅里~似乎有个很漂亮的服务员。
陈理当初和几个工友曾不止一次的去那个台球厅里消费,但目的却只是为了多瞅那个服务员几眼。
陈理还记得往右边大概五百米的位置,还有一家海鲜大排档,那时候每个月发了工资陈理和工友们都会去那边小小的消费一番,然后又会觉得有些亏。
毕竟对于那时候的陈理等人而言,即便那只是一家普通的大排档,可消费仍然还是有些高的。
既然没有找到自己有记忆的流动摊贩~陈理最终就找了一个看起来桌子收拾的比较干净的摊位,对老板嚷了一嗓子。
只不过~这一次陈理嘴里的语言用的是本地方言,也就是粤语。
当然~其实粤语也分地方,地方不同的粤语即便是本地人也很有可能听不懂,这玩意跟川省方言也差不多。
陈理说的~其实就是羊城这边的方言,而且他说的非常的标准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