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307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这其实是朱厚照想出来的,虽说他不是什么军事大家,但这一点关乎到军队的服从性,这种基础东西他还是知道的。

演武的第二项内容则是急行军,五公里的长度,谁先谁后分出个一二三来。

其实在朱厚照看来,这个年代的军队,如果能在这两点上做得好,听指挥、有体能,那打几场仗以后就是战斗力颇强的军队。

演武的第三项内容才真正关乎到战斗。

战斗以小组的方式进行,每组三人,不玩阴谋诡计,就是三个人硬碰硬打斗。不过这个事情提前很久就开始了,因为每个卫所有五千六百人,都来参加,小组实在太多,来不及。

所以军中规定各卫所先自己内部挑选,每个卫所挑最强悍的三十人,十个小队。这十个小队的成绩也是积分,积分的和就是本卫所的积分。

所谓积分都是新词儿,全是皇帝的主意。

由此也可见,皇帝对上直亲卫的建设非常重视,

除此之外,还让军学院、能识字的学生充实中上层军官,而且对于各卫所的训练、建设往往都是亲自关心、亲自安排。

今年,或许是正德元年的关系,皇帝更加重视。

其实当年永乐皇帝就一直比较注重军队的战斗能力的保持,他会通过地方军和京军的比试来进行操练,但自从那时到现在,京中尚武的风气也就偶尔燃起来过。

现如今除锦衣卫外,上直二十五亲卫的指挥使任命,朱厚照全都一一过问,而经过几年时间的过渡,所有的指挥使都是军学院出身,

这是皇帝亲领的军队,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合适还是不合适。

以前会有些卫所有老弱病残的现象,后来也慢慢汰换掉,不仅是皇帝的旨意,各指挥使自己也受不了,因为这样的人多了,战斗力上不去。

战斗力上不去,平时吃亏的地方太多,因为除了大演武,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试,所以真要吃亏,那就是永远吃亏,这哪个指挥使受得了?

大家都是军学院出来的,凭什么有些人能成甲级卫指挥使,而自己就只能是丙级卫?

这其中不仅是军饷差得多。

各方面差得都多。

其中有些人还是勋贵出身,贫民的那些人都爬到他们头上去了,丢人不丢人?

另外,朱厚照还在计划,最近他也要到这些京卫之中走一趟,带着二十五个将军把自己的军队拉出来看看。

这个词叫演习。

万一有什么变故,这十四万人马能不能马上到位,这是个问题。

但军机处、六部九卿中大部分人都不同意。

一来,没什么要紧的军事行动,闲着没事召集十几万部队干什么?二来皇帝尚武,文人天生的就抗拒。

但朱厚照始终坚持。

这就让几个官员心生疑虑了。

梁储和韩文去找了兵部尚书王炳,

“大司马,是否近来有甚变故?陛下并非任性的性格,群臣如此相劝,陛下还是要武服宣威,这其中,是不是有什么因由?”

王炳摇头,“在下知道的事,没有一点多过两位。只能说圣心难测,圣心难测啊。”

这要是换个人,他们还好说是少年心性。但当今圣上绝对不是。

反正闵珪始终觉得是有什么目的,“忽然宣示军威,或有大事也说不准。”

上直亲卫经过几年投下银子、汰换人员,现如今已经今非昔比。皇帝手握十四万精锐部队,还要大大展示出来,什么意思?

这样的行为当然有政治含义在里面,但朱厚照从来不单为了政治做一件事,因为政治只是手段,关键是要什么目的。

这件事本身也有其军事意义。

毕竟是十四万的人,就是十四万头猪全都赶出圈,那也不容易。

而为了体现今年的特别,这二十五卫,分出各十二卫进行第四项演武,相互之间进行演习作战,作战内容也很可怕,正面野战!

这不是想不出好办法,而是明军接下来在面对鞑靼的时候,最关键的战役可能就是正面野战,不是不提倡军事谋略,但朱厚照想要让明军即使在摆开阵势硬碰硬的时候,也有战斗的勇气!

剩余的一卫作为皇帝的护卫,保证皇帝在宫外的安全。

朱厚照是有计划的训练自己的直属亲卫,他就不信,在保证军饷和他持续关注的情况下,磨不出一支精气神好的精锐步卒。

皇帝的战甲是哗啦啦作响,他对自己的武服也有点兴趣,命人搬了铜镜给他照,

“自古帝王都有文治武功,文治朕不担心没有。但开疆拓土,还没有过呢!”

刘瑾在边上拍马屁,“陛下赶得上秦皇汉武,小小的鞑靼必定会臣服于陛下君威,依奴婢所言,他们也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。”

“饮马瀚海,封狼居胥,朕总有一天也要做到!”

这些历史名词以往和他都没有关系,但他现在有了机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