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944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却很清楚:

二炮局不给火器,我们训练跟不上。

朱允炆询问二炮局,二炮局的回答是,生铁跟不上,制造速度缓慢。询问工部,算了,郑赐已经够累了,再让他操心这档子事实在是太为难他了。

陶增光、胡元澄也着急,二炮局用铁最初是不紧张的,可随着铁船制造大爆发,加上匠学院大量制造蒸汽机,这里面的用铁量一个比一个高,截流了二炮局的用铁。

匠学院说蒸汽机优先,要铁。

船厂说制造铁船紧要,要铁。

二炮局还没张嘴,兵仗局、科技局又开始瓜分,等轮到二炮局时,铁已经不多了。要不是二炮局事关火器制造,皇上又经常到后湖钓鱼,估计二炮局的那一份都被瓜分了。

事情查来查去,并不是谁的问题,而是大明铁产量跟不上的问题。

朱允炆揉了揉眉心,对这个问题也有些头疼。

大明要建造基础工业,就必须有大量的钢铁作为支撑,可偏偏大明的钢铁产量增幅有限,跟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,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
想想也是,一艘纯铁船,足够制造几十门神机炮了,加上蒸汽机及其配套,吃下的钢铁可不在少数。

此外,军队推行火器化改造,新式火铳大量生产,神机炮、虎蹲炮大量生产,这些都需要铁来支撑。

需求一下子增长了十几倍,可铁矿开采量、冶炼量却只增长了三倍,实在是没办法。当库存耗尽,全都依靠新开采、新冶炼补充时,钢铁不足的问题立马暴露出来,成为了水桶中的短板。

前些日子,匠学院找到了新型的开矿办法,借助小型蒸汽机提供动力,实现快速打孔,通过合理布孔,填充火药的冲击力实现铁矿开采,效率确实增加许多。

这种办法如今只应用于几座完全由朝廷控制的铁矿之中,毕竟火药不能外流。可以说,铁矿开采已经不成问题,成问题的是冶炼环节。

就在朱允炆发愁不已的时候,马鞍山冶铁厂的郎中送来了一封奏折,正是这封奏折,让陷入困境之中的冶炼问题得到了解决。

七月初,朱允炆与刚回京的工部侍郎宋礼、二炮局胡元澄、匠学院院长公输巧乘蒸汽机船出京,前往南京上游的马鞍山冶铁厂。

百余里的路程,对于几次改进后的蒸汽机船只而言,只用了两个时辰便已抵达。

马鞍山冶铁厂建立虽然只有两年,却聚集了大量有经验的冶铁匠人,是工部直接控制、直抓的大型冶铁厂,其主官是工部虞部的郎中,副手为员外郎。

郎中名为马望,员外郎为刘麟,马望是科举出身,国子监结业,善于组织,善于管理。刘麟是冶炼匠人,年仅二十七岁,却已成为了马鞍山冶铁厂的主官,其父亲、祖父,都是冶炼匠人,深得传承。

守卫拦住了朱允炆等人的去路,马鞍山冶铁厂闲人免进。

没办法,一个个朴素打扮,也不像是官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