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67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赵长禄也在提醒林小福,再怎样,他这个继父并没有对不起赵子诚的地方。

“公公说得是,你辛苦拉扯到了我夫君,我夫君也早早学会了打猎,为家里赚些贴补钱呢,赵家待他不薄,他也不敢吃闲饭呢。”

林小福微微一笑,将恩情这东西推了回去。

赵长禄变了脸色,忍不住瞪起了眼睛。

“还是那句话,公公不必担心,就算收了茶摊,家里也不缺口粮的,饿不着谁,我和夫君只是担心公公和大哥一时意气,将来没了茶摊会后悔。”

“当然,公公刚才说的也很有道理,如今家里有驴车,就算没有茶摊,做点什么都能赚钱,也算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吧。”

见赵长禄绷不出和颜悦色的表情了,林小福连忙话锋一转又绕了回来。

刚才故意扯到田地产出,只是气不过这精明公公的奸滑。

明明有田有摊,既没老人也没病人,吃闲饭的人大约也只有赵岳一个了,这么好的家庭情况,还非得哭穷,尴尬不尴尬。

“至于赵岳读书,那是大哥应该操心的事儿,公公你也不必杞人忧天。”

“迎春的嫁妆,别说我们投入小、赚头少,就算有赚头,也不好太过插手,不然让外人怎么看赵家呢,让杨家怎么看亲家呢。”

“但是我们承诺的两套银头面做添妆,就算是借钱,我们也会准备好的,不会失信于迎春,让她难堪。”

“等过几天药材出了钱,我们先找师父支些出来,再给迎春扯两块好料子做嫁衣,再买两盒绢花充到嫁妆里。”

“毕竟她也是嫁到农家,总不好天天将银头面戴着,干活也不方便,平日有绢花戴就好了。”

“至于那些家具呀、陪嫁衣料啊,其他细软什么的,总不好让我们当兄长的出吧。”

林小福到底还是明着退了一步,但也是将两面话说尽,说得赵长禄是不能再提什么要求了。

“如此甚好,家具已经在打了,棉被我们是打算等新棉花出来就弹几床出来的,其他小件儿,就让老大出吧。”

赵长禄于是笑道。

确实不易

“那迎春的嫁妆算是解决了吧?之后公公还有何忧虑?子富的亲事,还是子富的束修?”

林小福见赵长禄露出了笑容,于是立刻又问。

今晚闹得也算是凶,双方也算是将话都说得明白。

虽然赵张氏开口就只要钱,而公公没有,但公公说了这么多,意思还不是差不多?

既如此,那就搁桌面上谈吧。

“子富虽也到了说亲的年纪,但他要考科举,亲事就等明年县试和府试之后再看吧。”

赵长禄没想到二媳妇会这么干脆地提起这事儿,不由微讶,但他目光一闪,立刻也说了起来。

“就是这科举不同平常读书,极是耗钱的。不说束修比其他娃子多,明年赴考还要一笔,你自己也说了,县城什么都比李桥贵。”

“而且他如今每天早起要打渔、傍晚也要打渔,其实误了读书时间,还累得一身痛,对他读书都不利,这也是我想收了茶摊的另一个原因。”

“既然供他科举,自然是想供出来的,如今不仅仅是要钱的问题,还要时间,得把他挪出来读书才行。”

赵长禄又是一通无奈之语,听得林小福都有些同情地看了赵子富一眼。

虽说平时根本看不出来他有多累有多苦,但一个十六、七的少年人,打小又是娇养着的,如今能每天早晚去打渔,确实不易。

不像赵子诚,打小跟野草似的,做事自然不一样。

见二嫂看向自己,赵子富撇撇嘴,本想趁机诉一诉苦,但想到之前发生的事儿,不知为何,竟是忍住了。

而林小福也很快收回目光,继续正题。

“其实家里人丁也没那么复杂,如今迎春嫁了也算了了一桩大事儿,岳儿读书还早,也就是供子富科举这一桩事儿了。”

“既然收了茶摊,自然就不用再卖鱼丸子,我们回来了方家也不会再来拖鱼,只卖鱼这一项,只大哥去打渔也是够的。”

“这样子富自然就腾出时间来了,卖鱼再加去杨家进货,爹和大哥便能轻松做下来。”

“这样的日子公公还愁啥呢,真说起来,赵家可比林银宝家要好过多了,那可是要供两个读书人呢,还有个名声不好的没嫁呢。”

林小福怕赵长禄又找由头诉苦,便把林家大房牵出来做了对比。

“就是村长家,那也是上有老、下有小,有读书的、有没嫁的,担子可重多了,还不照样种地过日子。”

“那怎么比,村长家光是村里茶山就有多少收益,村里公帐也有钱,哪是我们寻常人能比的。”

赵长禄立刻避重就轻地说道。

“说起茶山,村里快摘秋茶了,让婆婆和大嫂去帮着摘茶,一天也能赚些工钱了呢。”

然而林小福的算盘也是噼叭响,让赵长禄深感棋逢对手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