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返城(2 / 3)

加入书签

了西凤酒,还去商场买了红色的呢子布料,买完这些钱还没花完,还剩下五十块,他自己刚发了工资,凑成了一百块,准备私下里给林雨珍。

这媒人冯大姐是随便找的,跟两家都不熟,但一路上听许俊生讲了不少事儿,笑着跟林二爷说,“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你们家雨珍和俊生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,本来都是平城人,却在祖国的边疆,大兴安岭遇上了,这不就是缘分吗?”

因为来的人太多,屋子里坐不下,都没进屋,就在外头说话。

林二爷哈哈一笑,声调比平常高了好几度,巴不得整个院子的人都听见,“可不是,来孩子有缘分!”

不管咋说,也不能总让客人站着,院里邻居帮忙,把桌子给抬到院子里了,又凑齐了几把椅子。

黄翠芬赶紧的给端茶倒水,招呼客人坐下。

媒人冯大姐又说了一大箩筐好听的话之后,拿出几个备选的黄道吉日,一起商议大婚的日子。

按照许俊生的意思,恨不得立马就结婚,果断选了十月份。

现在都九月中旬了,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。

林二爷对亲闺女没有多少不舍,但这会儿倒想起来摆丈人的谱了,许俊生想要十月,他看都不看直接绕过去了,在十二月份和来年三月份之间犹豫。

黄翠芬在旁边出主意,“二爷,十二月也天冷了,三月份倒春寒也不舒服,倒是小许选的十月正经不错,不冷不热的,多好。”

她可不想让继女在家多待一天,而且还有雨珠的事儿,她准备在继女出嫁之前提出来。

让林雨珍早早嫁过去,她也能早一天提要求不是。

林二爷也觉得有道理,“那成,就下个月吧。”

媒人正要说话,林雨珍抢先说,“十月不成,太赶了。”

实情并不是因为太赶,她也没什么好准备的,但选择的吉日是十月三日,上辈子,许俊生的

姥姥恰好是十一国庆节没的。

这个日子太特殊,所以她记得很清楚。

总不能还没办完丧事,就办喜事吧,那样也忒不合适了,一般人的做法都是要把喜事推后。

许俊生盯着她说,“雨珍,不算赶,不就是置办彩礼和收拾房子吗,我不用半个月就能准备好!”

冯大姐也做了不少媒,倒是从没见过这么着急的新郎官,忍不住笑了笑。

林雨珍说,“那也太快了,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,十二月份也挺好的,冷点不怕,俊生,咱们在大兴安岭,冬天都零下二三十度,不也一样熬过来了?”

林二爷又觉得亲闺女说的有道理,刚订了婚,就那么着急的嫁过去,也不太好,“十二月挺好。

媒人也说,“阳历十二月,的确也还不算太冷。”

许俊生没办法,也只能同意了,但他又提出了另一个建议,“雨珍,咱们婚礼十二月份办,不能拖到那时候再领证吧,不如下个月咱们就把结婚证给领了?”

现在一般人家办婚事,的确都是先去民政局登记,然后再办婚礼的。

林雨珍答应了,“行吧。”

媒人和许俊生走后,看到桌子上堆成小山的礼品,林二爷和黄翠芬都高兴的不得了。

连大喜的日子都定好了,这门婚事是板上钉钉,没跑了。

林二爷提溜着鸟笼子,带了半包点心,迫不及待的跟他那帮朋友显摆去了。

林雨珍挑了几样东西放到网兜里。

她拿起一样继母黄翠芬的心就揪一下,直到两个网兜里都快装不下了,她才停手。

眼看着继女拿了那么多东西,黄翠芬心疼的像是剜了自己的一块肉。

譬如那烤鸭就两只,她还想捎给娘家哥嫂尝尝呢,林雨珍拿走了一只,只剩下一只,那她就不能往娘家送了。

黄翠芬问,“雨珍,你这是准备去哪儿啊?”

林雨珍拎着东西头也不回的往外走,“去我舅家!”

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许俊生送来的,而且林二爷也不在家,黄翠芬不敢拦着。

秦家胡同不远,就在天桥边上,也就将将一站地,没一会儿,林雨珍就走到了,刚拐到对面,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男青年。

他个子高高的,脸晒得有些黑,五官和她的大舅很像。

张历城笑了笑,“雨珍?”

林雨珍上前几步,“表哥,你也回来了?”

张历城七年前也下乡了,比林雨珍还早走半年,他去的是祖国的大西南—昆明农场。

他回答,“我刚回来没几天,你呢?”

林雨珍说,“我回来都一个多月了,大舅在家吗?”

“在。”

张大舅就在附近的四十七中教书,他有个同事就住柳枝胡同,他早跟同事打听过了,说是他外甥女已经从东北回来了。

他在他亲妹子临终前承诺过,一定会替她好好照顾雨珍,前些年他想要把雨珍接过来养着,但林二爷不同意,幸亏两家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