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我们的1654 第143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猛了点儿,有一天休息也就够了……我们刚回到年轻状态,大家收不住劲儿……你这是方形水箱?对角不容易处理……”

“可不是,要不然他们古人都不敢轻易选用直角,而是圆角,或弧角嘛……也不是什么方形,对角带了弧度,直接用cad建模,把数据算出来就容易了,交给数控机床去处理吧……”

卢旺才队长看了一会儿,发现那些技术员们比自己的木工技术还熟练,便觉得无趣了。

江城经理说:“今天怎么也弄不完这个大家伙,你要是没事去那两个明人承包的厂子看看,指导一下。以前他们那木桶的质量不太行,只能对付着用……”

“知道了,我去看看。”

一路上,他听说木(竹)器厂现在正在用两种工艺方法加工木桶,顿时也起了好奇心,便快步走进那个木匠作坊。

正在帮着干活的李四,看见又来了一位汉唐集团的人,立刻满脸堆笑,要上前问好。卢旺才队长摆摆手,告诉李四不要理自己。

卢旺材队长刚一开始还蛮感兴趣地看了会儿。

那两组人从开头就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来。

明人木桶匠用木锯把板材破出来以后,用墨线弹上痕迹,然后开始又刨又锉,搞出一块版材后,一位看上岁数大一些的木桶匠,小心的在木炭炉上烘烤,和另一个工匠一起弯出圆弧。

一个汉唐集团的技术员正在为他们两组人拍dv。

卢旺材队长一看认识,便问道:“小刘,我刚回来就听说你回安保队了,怎么又干这一行?”

刘云回答说:“是啊,不过这一次两种工艺都挺有意思,找我帮忙时,我是自愿来拍的。我有个问题啊,那些荷兰制桶匠为什么用斧头劈而不用锯子锯呢?我刚才通过明人问过他们,他们说他们都是这样做得,他们也不懂为什么……”

卢旺材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木器厂打工的经历时说:“他们可能是做酒桶习惯了,用斧头劈材,可以有利于保住木材本身的芳香……”

“啊,这样啊,有道理,那明人制桶匠为什么用锯子锯呢?”

“小刘,你想,明人们一般不用木桶装酒,他们用陶瓷大缸……这比木桶省钱省事儿。”

“木桶很贵吗?”

“贵,贵在人工上,你看他们好几个人在忙活一个桶……我记得有一份资料上写过,说是在南宋时,一个木桶要卖一贯五呢。”

“我操,可真不便宜。二两多银子吧……是不是说明他们欧洲的陶瓷工艺远远比不上我们?”

“我也就对木制品知道点儿,陶瓷业不明白,不过在大航海期间,木桶可能更有用……”

那个岁数大一点的明人制桶匠做好了版材后,只见其它明人制桶匠,都照着这一块的数据来做。明人制桶匠是最后制桶底……

那两个荷兰制桶匠则是先制桶底,然后也是把刨光的桶材用炭火烤过,然后用尺规量好,借助一个半圆型的铁架子的固定,用发给他们的铁箍狠命往桶底上箍。真是用了死力。

明人制桶匠那面也正在往一起试拼桶材,以便最后确定桶底的尺寸。他们好在还利用了一些榫铆结构,看上去能更结实一些,而且用材比荷兰制桶匠的桶材更厚一些。

这完全是在两种用途要求下,两种目的下,引发的不同工艺流程。

一个强调用于装酒,还要便于运输;一个强调用于装水,还要耐于使用。

卢旺才队长还想说点什么,但又说不出来……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,便挥手叫李四过来询问。直接了解了明人制桶匠的下一步行为,原来最后他们箍好后,还要往那细缝里细细埋进浸过桐油的麻线。

“灰桶,你们也是这样制造吗?”

“那倒不用,这次是因为单子上说要装液体……”

“那照着这个速度,你们多少时间能做好一个?”

李四挺了挺胸脯道:“好教大人知道,单子上说不用外层涂漆,那么我们两天能制成三个,保证不漏水!不算那两个红毛蕃制成的!”

卢旺才队长心中狂骂,就这个水平还牛逼!但是外表上他憋住了气,咱不和古人一般见识。

“嘿嘿,你叫我卢队长就行。那两个荷兰人接下怎么做?”

“卢队长,小的知道,他们箍好第二道铁皮之外,便会将那木桶倒立在地上,罩于一个火盆之上,第二天那原本松散的桶材便会紧凑,第三道,第四道便容易箍紧……他们比我等多费一道铁箍!还没有我等结实耐用。”

卢旺才队长若有所思地说:“知道,知道,就算材质一样,可他们如何能让干燥后的收缩率保持一致?”

“……”

当卢旺才队长看到那两个荷兰制桶匠,正在使出吃奶劲地箍着时,他猛然想明白了,操,差不多就用力箍呗,就这么简单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