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“全国第一份”真是有模有样啊,没给他们省丢脸,记者在旁边拍照记录都有些激动,他们省这次要出名了!
加工食物的“厨房”也窗明几净,大大的台案、锅具,各种分装厨具,水池等等,全都非常干净,墙边挂着的许多肉看起来非常新鲜,还有厨师在剁肉丁制作辣椒酱,更凸显了他们食品的真材实料。
这两项就是这个时代对食品最看重的东西了。记者在心里感叹,沈云萱绝对是有巧思的人,这样的照片上了报,就是对无忧食品最好的宣传,未来多少年内大家提起来都会是对无忧食品的放心,这相当于是传播性最广的广告啊。
到了厂办,又看见宽敞的房间内崭新的桌椅和文化用品;会议室墙上贴着厂规二十条,柜子里放着茶杯、茶叶、红糖、麦乳精,甚至还有汽水,看得出在这里开会和招待客户可以选很多饮品,招待周到。萧俊还热情地给他们沏了茶让他们坐下休息会儿再继续参观。
厂长、副厂长的办公室位置在里面,比较清净,还有小小的休息室,沈云萱介绍说:“工厂订单很多,太忙的话就留在这里休息。工人都是保底工资加计件工资,需要加班熬夜的时候还会发奖金。”
省城来的专员很惊讶,在无忧食品厂好好干的话,比他的工资都高了。而且订单多是真的啊,单他们省会就有八家单位订无忧食品了,这个厂是真的要发展起来了。
还有食堂也很干净,桌椅摆放合理,仓库则特别注重安全性,白天晚上都会安排保安巡逻。沈云萱透露,下一步就是希望能有自己厂的货车,往其他市区和省会送货更方便。
同时她说了自己的期望:“我希望交通更便利,能将我们厂的商品运输到全国各地,和全国的兄弟姐妹见面。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。如果有意向找我们合作,可以拨打工厂电话或者寄信过来,我很愿意与兄弟姐妹们交流进步,为推动经济建设工作做出贡献!”
记者采访的时候,沈云萱还特意提到了政府对她的大力支持,提到了卖货对老百姓的正面影响,提到了萧家几人都在积极做买卖响应国家号召。
记者连忙又去采访了镇长和几位领导,这让镇上的领导班子相当满意,对沈云萱印象更好了。记者还走街串巷,询问大家知不知道无忧食品厂。
这一问大家就有话说了,什么刚开始卖鸡蛋、后来卖茶叶蛋卖花卷,又开始卖卤猪肉、扒鸡东西越来越多,提起沈云萱做的熟食,没一个人不夸的,尤其是面对省城下来的记者,所有人与有荣焉,都把这件事当成全镇的荣耀,把沈云萱的熟食夸成了全镇最好吃的副食品。
在众人添油加醋的美化下,沈云萱被塑造成了吃苦耐劳、机智敏锐、热心善良的好姑娘,眼光精准、意识超前,引领了镇上做小买卖的风潮,大力推动了镇上经济的发展,给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是大伙心中的大英雄!
报道很快上了各大报纸,最大的照片是沈云萱、萧俊和镇领导在工厂前的合影,把工厂名字拍得清清楚楚。之后是厂内各处的照片和介绍,还有沈云萱和领导、百姓的采访,最后还放上了几张街上摆摊卖货的照片。
有萧志军在医院的、有李胜在电影院的、有萧大嫂卖日用百货的、有于虹卖衣服的,还有火车站那边卖香烟汽水茶叶蛋的。照片上无论是卖货的还是买货的,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,充分显示着他们这里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提高,充满了幸福和希望!
这一切放在同一篇报道中,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推动经济发展给大家带来的幸福,是做小生意摆摊卖货给大家带来了希望,这个报道一下子如同燎原野火般席卷全国。
无忧食品厂成了大家议论最多的商家,个体户成了大家最关注的方向,而沈云萱成了扬名全国的先锋者。
“沈同志居然才二十岁?比我还小十岁,她都敢当个体户,我有什么不敢?我这就去办营业执照!”
“谁还敢说卖货是投机倒把?看看沈同志都开办工厂了,还是他们镇长率领导班子参加开业的!不行,我也要试试看,我要卖电子表!”
“天呐,第一个个体户就搞这么大?她不怕政策再变吗?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,做大事就该大胆一点。咱们也去卖鸡蛋吧,说不定有一天也能像沈同志这样开工厂。”
“英雄出少年啊,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,只有初中毕业,竟已经有这样的成就了,说明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!同学们,没能读大学的同志这样努力拼搏,我们在大学里有着最好的学习资源,要是不奋发图强对得起大学
生这个身份吗?让我们一起努力!一起向沈同志学习!”
“这是山窝窝飞出的金凤凰,小姑娘太厉害了,将来肯定不得了。”
类似这样的声音在全国各地都有,各地工商局迎来了第一波热情似火的个体户,各个地方迅速出现许多摊位,其中竟有半数都是学的报道上那些照片去摆摊,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,全国出现了第一次跟风。
不得不说,这位记者相当有水平,报道展现的情况正符合上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