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43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甲前五十名另行再考,取其佼佼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,是为馆选。其余众人或为科道官、六部主事,或者各自凭能力活动到州、县任职。

杨修文更加忙碌,要么与学子们谈经论道,要么设宴给某人饯行,十天之内竟然有半数不在家里用晚饭。

就在京都的酒楼茶馆充满了离愁别绪之时,西北传来战报,太子率兵收复固原五镇之后,没有停兵休养便擅入草原,结果大败于荒莽之地,其麾下将士死伤近万,更有千余人被鞑靼人俘虏成为奴隶。

朝野上下顿时哗然。

有人斥责太子一意孤行草菅人命,有人认为太子急功近利不懂用兵之道,也有人上折子要求太子卸印,另请名将执掌兵权。

早朝时,众说纷纭,启泰帝铁青着脸一言不发。

靖王挺身而出,怒道:“今我皇兄正在沙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,我等在京师繁华之地得享安宁,有什么资格评判皇兄所为?古话有云,胜败乃兵家常事,我等当再筹粮草再募精兵以援助皇兄才是。”

此言一出,启泰帝频频颔首。

户部尚书首先表态,五日之内定当筹齐饷银十万两,粮草十万石,尽快发往西北以壮军威士气。

消息传出去,靖王声名大振,不但有宽廉平正的清誉,更多了高义博爱之美名。

杨萱心里喜忧参半。

如果太子战死西北,或者启泰帝终于意识到靖王的好处,更换储君,那么是不是白鹤书院就不会被查抄,杨家就不必遭受灭门之灾了?

而她就能够跟爹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不必因为想要活命而匆匆嫁给夏怀远……

原本杨萱以为她重活一世, 能够窥得一丝先机, 总能比前世过得放肆些。

可事实却截然相反。

上天似是特意在跟她开玩笑,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教她摸不着头脑。

就好比,前世她明明没有嫡出的弟弟,而今生却凭空多了个杨桂出来。

又好比, 她本想促成杨芷与张继的亲事以避开后来的祸事,可辛媛却介入其中, 兜兜转转间, 他们两人仍是没有缘分。

现在太子已经势微, 靖王呼声日高, 杨萱有些吃不准,太子是否还会跟前世那样登上皇位。

同样忐忑不安的还有夏怀宁。

他才刚抱上太子的大腿, 不曾平步青云,从西北传来连二连三的坏消息让他无所适从。

先是太子冒进荒原大败,然后太子放弃已经收回的固原五镇南撤至平凉,再传太子至平凉后不顾百姓利益,肆意抢掠财物, 引得百姓怨气不止。

弹劾太子的折子犹如雪片似的飞向启泰帝的案头。

启泰帝尽都留中不发。

靖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殿前为了太子跟御史们争得面红耳赤。

不管是固原还是平凉, 都离京都太远,持续的战报虽然让京都百姓惶惶了几日,可日子总是要过下去。

人死了依旧要发丧,儿女长大了仍是要嫁娶。

四月中, 杏花已渐衰败, 石榴花却绽出了红艳艳的花骨朵。

大舅母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京都, 随她而来的有两位管事,两个婆子还有一众丫鬟小厮以及七八只箱笼。

辛氏依旧将她安置在西厢房。

大舅母等不及歇息,先将杨芷跟杨萱叫到跟前,笑道:“阿媛自小被我宠坏了,这一年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,我也没什么表示的,临来前打了几支簪,一是替阿媛赔个不是,二来也是我做舅母的一份心意。”给两人各一只朱漆匣子,“看看喜不喜欢,要是不喜欢,我另外再打。”

杨萱得了一对赤金簪子。

簪头做成石榴花状,以蜜蜡为花瓣,红珊瑚为花芯。珊瑚只黄豆粒大小,颜色却极艳丽,亮泽温润。

杨芷除了同样镶红珊瑚的梅花簪之外,另有一支点翠金钗。

杨芷惶恐地退让,“这太贵重了,舅母,我不能收。”

“怎么不能?”大舅母板着脸,目光却和蔼,“你都是大姑娘了,该有些像样的首饰。你母亲未出阁的时候就不爱这些金玉之物,肯定也想不到你们。”

辛氏赧然,“嫂子专爱揭人老底,真叫人汗颜,我手里有首饰,只不过平常不怎么戴罢了。”

大舅母朗声笑道:“我还不知道你,当年真算得上十里红妆了,我是替两位外甥女抠点东西出来。”

杨芷忙道:“母亲素日里没少给我们,今年我生辰,又给我一对金钗。”

大舅母笑着说:“这种东西不怕多,咱们有了镶红宝的,还惦记着镶蓝宝,有了金的最好再来两支玉的,反正戴在头上也不沉,越多越好。”

还真是这样,首饰之于女人就好比珍本之于文人,美女之于英雄,有多少都不嫌多。

几人都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
叙过片刻,杨芷见大舅母面有倦色,便知趣地杨萱一道退了出去。

大舅母瞧着两人携手离开,眉宇间闪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