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22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虚假评分的情况,但比例在程序部门不断更新的算法面前不断缩小,让评分愈发贴合观众真实感受。

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所有人都知道“怪味豆”背后站的就是秦砚,这个出了名脾气古怪、爱搞事情,但又偏偏从来不撒谎的导演。

在“怪味豆”上秦砚连自己的电影都不会包庇,更不要说其他电影了。

所以当《地球要塞》的观众们直接把怪味豆的分数甩出来后,整个世界就清净了。

尤其是华砚公司宣传部门的人,总有一中“我还没有用力,敌人就倒下”的混乱感觉。

至于那些在暗地里使小手段的人也很纳闷,秦砚的反应也太迅速了吧,难道他就一直派人在各中网络平台蹲守。

然而在他们调查发现这一切都是影迷自发的行为后,他们更加怀疑人生。

为了避免具有凝聚力的演员粉丝,他们所有的言论都已经没有说任何一个演员的问题,甚至连秦砚也不敢直接攻击,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《地球要塞》和商业片上。

通过网络分析,反驳他们的网友还真不是演员或者秦砚的粉丝,就是单纯的电影迷罢了。

在他们的生涯中,还从开没有看到过任何一部电影的观众具有这样的战斗力。

原因很简单,秦砚从一开就使用了一些些心理学和传播学方面的小手段,尽可能把所有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塑造成为一个群体。

自己认可、喜欢的电影,被别人说成垃圾,自然会忍不住站出来反驳。

往近了说,秦砚组织《地球要塞》的原著粉去观看电影,往远了说则是从建立“怪味豆”开始,秦砚就一直在强调着影迷的建设。

“怪味豆”有大量的活跃、互动机制,就是为了让电影爱好者之间互相交流。

想要看到好的电影,一个人的确无能为力,你再怎么呼喊我想看好电影,也无动于衷。

现实中的影业公司,公司不断给观众喂shi,让观众都已经习惯与沉默,然后便能继续心安理得拍烂片。

但如果一个群体同时向市场发出声音,用票房成绩让电影厂商看看到决心,那就可以影响资本的走向。

你说《地球要塞》是垃圾电影?不好意思,我们用票房来表明我们对于优秀电影的追捧。

当然现在这个群体还有明显的“秦砚色彩”,等哪天他们连秦砚也不再迷信,完全根据电影水平进行评价的时候,那才是秦砚想看到的场面。

网上针对于《地球要塞3》的电影精彩剧情的介绍、原著小说传奇经历的科普,让《地球要塞3》的票房持续走高。

但对于秦砚不满的人肯定不会就此罢休,他们任何都希望秦砚能够狠狠跌到一次。

既然《地球要塞3》质量过硬,他们就把目光转移到《生于淤泥》。他们第一目标都不是《生于淤泥》,毕竟两个重量型奖项让它难以下嘴。

在《地球要塞》热度持续走高的同时,《生于淤泥》也丝毫不弱。在微博前十话题中,也能够占据一两个席位。哪怕在推特、脸书上,也偶尔能够见到《生于淤泥》的名字。

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两部电影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,很多人在看完《3》之后,搜一搜影评立刻前往《生于淤泥》。

《生于淤泥》作为一部文艺片的票房居然还能不断上涨!它的票房曲线,让一些专门预测票房的业内人士都十分为难。

老实说,《生于淤泥》单独上映,全球票房能达到6000万美刀就已经算奇迹了,而现在破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儿。

这就是两部电影同时上映的好处,这也是任何一部文艺电影都不曾拥有的梦幻联动,其他文艺片都羡慕哭了,他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电影也有这样的待遇。

其实现在《生于淤泥》的票房成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文艺片去衡量,但观众、媒体可不管这些,他们只管用上各中充满噱头的标题。

“《生于淤泥》,票房纪录的缔造者!”

“拥有商业票房的战绩,《生于淤泥》到底有什么魅力?”

“票房奇迹背后的男人——秦砚!”

“刘大力,一个让心心生怜惜的角色。”

全球都在猜测《生于淤泥》会写下什么样的奇迹,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华国的影迷和观众。无数的称赞声,几乎要把秦砚和《生于淤泥》推上神坛。

就在所有剧组成员都准备开庆功宴的时候,他们突然收到了来自于秦砚的短信——

“不要对外讨论《生于淤泥》,最近低调一些。”

本来还洋洋得意,觉得自己也成为亿元先生/女士的演员们,立刻禁声。哪怕是之前预约的采访和活动,大家也以很谦逊的态度出现。

问到《生于淤泥》的票房表现,一律把主要原因推到《地球要塞3》带来的观众流量;认为《生于淤泥》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;和其他很多华语电影比起来依旧有明显的差距……

哪怕如此谨慎与谦逊,还是有人断章取义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