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xqshuwu.com

第788章 宁远之战(一)(2 / 3)

加入书签

这位年轻的作战参谋,可以兼顾自己,表明他非常有心,而且非常敬业。

“东面这支虏兵目前不知道来历,但是职部以为,其大约有两种来历。”刘兴渐渐镇定下来:“其一来自沈阳,鞑子僭称伪京的留守兵马。不过按照辽东师最近的通报,其兵势已经抵达盖州,所以沈阳即便有留守人马,也该先往盖州阻击辽东师的劲头,没道理跑宁远来。”

卢木兰好不容易在脑中建立了整个辽东地图,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,示意他继续。

刘兴得到了鼓励,继续道:“其二,职部以为,这批人马是从北面来的鞑子两黄旗人马。如果有蒙鞑混迹其中,那就更能证明这点了。”

“北面都是山,怎么过来?”卢木兰问道。

宁远背山面海,延绵自大兴安岭的松岭南麓和源自燕山系大团山成为其屏障,后世也正是以此划分内蒙古和辽宁省的界线。

“山地不便行军,但并非不能行军。”刘兴道:“两黄旗离京最早,而这一块区域全是鞑虏所占,没有敌军——也就是我军的活动,完全可以从容地走山路插入辽西走廊,直接从锦州以西向宁远发起攻势。”

卢木兰不能判断这种情况在军事上可行性,望向了廖耀兵。

廖耀兵道:“这也不是不可能。若说山是屏障,那的确不假,但长城都是沿山修建的,不一样被鞑虏潜越?兵法云:兵无常势水无常形,翻山越岭固然对马兵不利,但害在无法展开阵型作战,若只是翻越,问题却也不会太大。”

“何况他们都是走惯的。”刘兴补充道。

“不管他们从哪里来,总之是冲着宁远来的。”卢木兰将话题带回了正题:“贵部可有方略?”

“如果照探马所言,其正在准备攻城器械,看来并非有备而来……”

“嗯?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?”卢木兰一愣。

“鞑虏作战并不愿攻城。他们的攻城手段除去内应之外,只有围困。如果这批人马早有攻城打算,必然是备足了粮草辎重,先兵临城下,试探攻击,然后挖沟围困。而现在他们着急准备攻城器械,显然是粮草不足,后劲虚乏,欲图速战速决。”刘兴道。

卢木兰皱了皱眉:“就不许人家换个打法?”

廖耀兵先笑了,道:“卢训导,打仗这事最讲究一个‘成法’。一套《李卫公问对》用了一千年;沐公爷创出了排枪阵,神机营就用了三百年;戚少保创出了鸳鸯阵,时至今曰我军还在用。所以说,打仗这事儿,只要吃着了一次甜头,不栽跟头之前是肯定不会变的。”

卢木兰犹不肯松口:“可鞑子不是没少吃苦头啊。”

“训导,他们就算想变也没法变。”刘兴忍不住道:“鞑子之所以败给我军,主要是败在阵列、火器这两项上。阵列只有靠士气维持,而士气的关键在于足衣足食、有纪律有军心。鞑子以酷刑驱使其奴仆,以厚利驱动其甲兵,前者只求苟活,后者但求财货,士气上怎可能打赢我军?”

卢木兰不由惭愧。士气正是她的本职工作,现在却轮到参谋来说,这无疑是因为自己对本职工作还没有吃透的缘故。这也正是秦都督派她下来的原因,若是一直呆在总部,不接触活生生的战士,只靠章程、条例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。

如果换个训导官如此问下来,廖耀兵等人肯定会直截了当给出一句“训导预军事者斩”。

当然,高燕和参谋长更不可能让训导官坐镇一方。正因为陛下的选拔,值得他们信任,廖耀兵等人都不愿看到卢木兰尴尬,体谅地将议题继续下去。

“故而职部以为,固守不出实为最佳应对之策。正所谓避敌锋芒击其惰归,待其攻城势头减弱,自然可以呼应主力,一股击溃。”

刘兴定下了总纲,旋即展开各方面布置。虽然大致内容与廖耀兵说的相类,只是更加详细,但廖耀兵与卢木兰的沟通只是私下聊天,而军议上的发言却是未来考功衡过的根据。

卢木兰按照军中规矩最后提问道:“可有人提出异议?”

在场军官无人应声。

“本官以师部令镇守宁远,即因此确认方略堪用,着发各部执行。”卢木兰清晰地将私下背了数十遍的“决策稿”清晰吐出,一边环视在场军官的表情,以免有人“敢想不敢言”。等她这段话说完,参谋的建言就会成为一道道军令,若非特殊情况再难更改,正所谓军令如山。

整个宁远迅速运动起来,非但要对城内进行布防,还要派兵进驻西北面白塔峪堡、东北面的首山堡,以此牵制清军。虽然死守孤城听起来很雄壮,但还是不要沦为孤城更好。

而且宁远的作用是为大军提供军粮,所以还有保护粮道畅通的任务。之前参谋长在宁远西南二里处沿河修建了一处营寨,用以大军运粮过河。这处寨子若是被鞑子侦知,必然是难逃一战,若是此寨沦陷,也就等于断了第二师主力的粮道。

卢木兰是在军议结束之后方才想起这处寨子的。她颇为纳闷,自己没有军事经验,一时没想到也就罢了。廖耀兵和王贺两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